国产 亚洲 欧美 在线 中文日韩二区,免费A∨中文高清乱码专区,无码m毛片一区二区COM,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PPT

 
產業政策    
    生產技術   
    技術規范   
    法律法規   
    行業規章   
    產業政策   


當前位置: 政策法規 產業政策
關于印發《水泥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》的通知(發改環資〔2024〕733號)
閱讀次數:1444 添加時間:2024/8/7 發布: 管理員

各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、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、生態環境廳(局)、市場監管局(廳、委)、能源局:
   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認真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實施全面節約戰略,加大節能降碳工作力度,深入推進水泥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,支撐完成“十四五”能耗強度降低約束性指標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工業和信息化部、生態環境部、市場監管總局、國家能源局等部門制定了《水泥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》。現印發給你們,請認真抓好落實。


國家發展改革委

工業和信息化部

生 態 環 境 部

市場監管總局

國 家 能 源 局

2024年5月27日





水泥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


 

 

水泥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, 也是能源消耗和二氧 化碳排放的重點領域 。為深入挖掘水泥行業節能降碳潛力, 加快 水泥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, 支撐完成 十四五 ” 能耗強度降低約束性指標 ,制定本行動計劃。

一、主要目標

2025 年底, 水泥熟料產能控制在 18 億噸左右, 能效標桿 水平以上產能占比達到 30%, 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完成技術改 造或淘汰退出 ,水泥熟料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比2020 年降低 3.7% 。 2024—2025 年, 通過實施水泥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形成節能量約 500 萬噸標準煤、減排二氧化碳約 1300 萬噸。

2030 年底 ,水泥行業產能布局進一步優化, 能效標桿水平 以上產能占比大幅提升, 整體能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, 用能結構更加優化 ,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。

二、重點任務

 )優化產業布局和產能調控 。嚴格落實水泥行業產能置 換政策, 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, 嚴禁違規新增產能 。嚴格核定 水泥項目備案產能, 禁止以改造升級等名義隨意擴大產能 。統籌 地方資源稟賦 、 區域供需平衡 、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等因素, 推動 水泥行業集聚化發展 。鼓勵水泥領軍企業開展跨區域 、跨所有制兼并重組 。嚴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和環評審批, 新建和 改擴建水泥項目須達到能效標桿水平和環保績效 A 級水平, 主要 用能設備須達到能效先進水平 。( 國家發展改革委 、工業和信息 化部、生態環境部按職責分工 負責)

 )加快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 。大力推進破碎 、 配料 、熟料煅燒 、烘干 、原燃料和產品儲存運輸等系統改造, 支 持預熱器 、窯爐燃燒器 、篦式冷卻機 、原錘式破碎機 、輥壓機 、 風機 、選粉機 、輸送機 、 除塵設備等整體更新換代 ,提升分解爐 自脫硝及擴容 、水泥磨粉 、 富氧燃燒等技術水平 。鼓勵利用低阻 高效預熱分解系統 、模塊化節能或多層復合窯襯等技術, 提高燒 成系統能效水平 。實施高效粉磨改造, 降低粉磨系統單位產品電 耗 。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要進一步提高水泥行業能耗 、環保 、 質量 、安全 、技術等要求 ,逐步淘汰限制類工藝和裝備 。( 國家 發展改革委牽頭 , 工業和信息化部 、生態環境部按職責分工 負 責)

)實施低碳燃料替代 。在滿足環保要求的前提下, 推進 水泥窯生物質燃料利用, 支持替代燃料高熱值 、低成本 、標準化 預處理 。新建水泥項目原則上不再新增自備燃煤機組, 支持既有 自備燃煤機組實施清潔能源替代 。有序提高水泥行業可再生能源 使用比例 ,鼓勵水泥企業一體化推進分布式光伏 、分散式風電 、 多元儲能等開發運行, 推動余熱余壓發電 、供熱等高效利用模 式 。鼓勵逐步將水泥獨立烘干系統熱源改造為清潔能源或工業余熱等 。到 2025 年底, 水泥窯使用替代燃料技術生產線比例達到 30%, 水泥行業替代燃料消費比例力爭達到 10% 。( 國家發展改 革委、工業和信息化部、 國家能源局按職責分工 負責)

 )推動水泥生產方式和產品綠色轉型 。支持發展低鈣水 泥熟料 、低熟料系數水泥 、硫(鐵) 鋁酸鹽等特種水泥 。推進非 碳酸鹽原料替代, 發展新型固碳膠凝材料等低碳水泥產品 。推動 專用水泥 、低碳水泥 、高耐久水泥制品和部品部件 、水泥基復合 制品規模化生產 。開展水泥產品全生命期綠色發展評價 。加快推 動水泥行業綠色建材認證工作 。提升水泥行業清潔運輸水平, 推 廣鐵路 、水路 、封閉式皮帶廊道 、新能源車船等清潔運輸方式, 因地制宜推動作業車輛和機械新能源改造 。到 2025 年底 ,水泥行 業清潔運輸比例達到 50% 。( 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 , 國家發展改 革委 、住房城鄉建設部 、市場監管總局 、生態環境部按職責分工 負責)

(五)推進資源循環利用 。在保障產品質量前提下, 推動以 電石渣 、磷石膏 、氟石膏 、錳渣等含鈣工業廢渣資源替代石灰石 作為水泥生產原料 ,逐步減少碳酸鹽原料用量 。支持利用水泥窯 協同處置廢棄物 ,鼓勵以高爐廢渣 、 電廠粉煤灰 、煤矸石等廢渣 為主要原料的超細粉替代普通混合材 。推廣高固廢摻量的低碳水 泥生產技術, 鼓勵在水泥熟料生產中提高工業固廢原料摻量比 例 。到 2025 年底, 水泥行業綜合利用廢棄物總量達到 8 億噸 。  工業和信息化部、 國家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 負責)

 )提升數字化管理水平 。鼓勵企業建立數據采集和集散 控制系統、專家優化智能控制系統 ,探索搭建 工業互聯網+ 能效 管理 ”應用場景 ,提升生產智能化水平 。 引導企業一體推進數字 化能源管理和碳排放管理, 協同推進用能數據與碳排放數據收 集 、分析和管理 。深化大數據 、人工智能 、 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在 水泥行業應用, 推廣窯爐和磨機實時優化過程控制 、取料和裝卸 環節自動化 、全流程智能質量控制等技術 。到 2025 年底 ,水泥行 業生產制造智能化 、經營管理數字化水平明顯提升, 關鍵工序數 控化率達到 70%, 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力爭達到 25 家 。( 國家發展 改革委、工業和信息化部按職責分工 負責)

三、政策保障

)強化激勵約束 。提升水泥行業管理精細化水平, 實施 差異化產量調控, 支持能效達到標桿水平且環保績效達到 A 級的 水泥企業充分釋放產能 。支持水泥企業統籌實施節能降碳和超低 排放改造 。綜合考慮能耗 、環保績效水平, 完善高耗能行業階梯 電價制度。研究對能效未達到基準水平或環保績效 C 、D 級的水泥  目, 依據能效水平和環保績效差距執行階梯電價 。推動水泥錯 峰生產常態化 。( 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 , 工業和信息化部 、生態 環境部、 國家能源局按職責分工 負責)

 )加大資金支持 。發揮政府投資帶動放大效應, 積極支 持水泥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 。支持地方按規定統籌 政府投資等既有資金渠道, 支持水泥行業節能降碳 。 落實好現行節能節水 、資源綜合利用等相關稅收優惠政策 。積極發展綠色金 融和轉型金融產品服務, 依托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專項工 作, 暢通銀企對接, 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為水泥 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項目提供金融支持 。( 國家發 展改革委 、財政部 、工業和信息化部 、 中 國人民銀行 、稅務總 局、金融監管總局按職責分工 負責)

 )推進標準提升 。加快水泥行業強制性節能標準更新升 級, 適時修訂水泥熟料等產品碳排放限額標準, 優化水泥行業綠 色低碳智能制造標準體系 。 完善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棄物體 系, 研究制定尾礦 、廢石 、粉煤灰等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標準 。 加快出臺低碳水泥等產品評價技術規范, 推進碳足跡標準體系建 設 。(市場監管總局牽頭 , 國家發展改革委 、工業和信息化部 、 生態環境部按職責分工 負責)

 )加快技術創新 。依托科研機構 、骨干企業和產業技術 創新平臺等, 加強水泥行業節能降碳關鍵技術裝備攻關, 加大氫 能 、 電能煅燒水泥熟料和水泥熟料新型循環懸浮煅燒等技術攻關 力度 。 強化科技創新成果綜合評價 ,將水泥行業節能降碳先進技 術裝備納入綠色技術推廣  錄, 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 。  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工業和信息化部按職責分工 負責)

四、組織實施

)加強組織領導 。 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工業和信息化 部 、生態環境部 、市場監管總局 、 國家能源局等部門加強協調配合, 形成工 作合力, 共同抓好本行動計劃各項 目標任務落實落 細 。各地區要充分認識推動水泥行業節能降碳的重要意義, 結合 實際細化工作措施, 分解任務, 壓實責任, 扎實有序抓好本行動 計劃貫徹落實 。充分發揮行業協會 、研究機構等作用, 加強對水 泥企業的服務指導 ,助力水泥行業綠色低碳轉型。

 )加快項  實施 。各省級節能主管部門要深入開展水泥 行業能效診斷 ,全面摸排本地區水泥企業能源消費量 、能源消費 結構 、單位產品綜合能耗 、主要裝置和用能設備能效水平, 加強 水泥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項 目儲備, 制定改造計 劃 、 明確改造時限 。 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建立重點行業 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項目儲備庫 ,按照成熟一批 、支持 一批的原則 ,壓茬推進項目建設 ,盡快形成實際節能降碳效果。

 )嚴格監督管理 。各級節能主管部門 、工業和信息化主 管部門要加大水泥行業節能監察和監督檢查力度, 將節能審查制 度執行情況和節能審查意見落實情況納入節能監察范圍, 依法依 規嚴肅處理違規新增產能 、落后產能淘汰不力 、節能降碳量造假 等行為。

 )加強宣傳引導 。依托全國生態  、全國節能宣傳周等 重要平臺, 加大水泥行業節能降碳先進經驗宣傳力度 。鼓勵水泥 行業國有企業 、龍頭企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, 積極開展節能降碳 自愿承諾和實踐, 營造推動水泥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氛圍。





上一篇:國務院印發《2024-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》
下一篇:關于印發《制造業企業供應鏈管理水平提升指南(試行)》的通知
地址:南京市南京市云南路31-1號 郵編:210008
江蘇省建材行業協會 蘇ICP備16001937號